摘要:繼2014年重慶GDP領跑全國之后,今年上半年重慶GDP增速達11%,繼續(xù)保持全國第一,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4個百分點。
重慶GDP增長全國第一
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qū)發(fā)布2015年上半年GDP數據過程中,重慶成為關注的焦點,在微博微信等公共新媒體平臺上,對重慶點贊的帖子和評論不斷涌現。繼2014年重慶GDP領跑全國之后,今年上半年重慶GDP增速達11%,繼續(xù)保持全國第一,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4個百分點。
房地產投資兩位數增長
房地產對重慶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據重慶市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重慶的房地產形勢走強,上半年,全市房地產開發(fā)投資1715.82億元,同比增長10.5%;商品房銷售面積達2326.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7%。重慶商品房無論是從銷售面積還是從銷售額來講通通由負的增長變成正的增長。
重慶市統(tǒng)計局副局長張富民表示,上半年重慶房地產投資呈“V”型走勢,1~6月份投資增速比1~5月提升了0.7個百分點,拉動全市投資增長3個百分點,對推動重慶經濟健康高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業(yè)重鎮(zhèn)”經濟形勢喜人
GDP數據的背后是實實在在的各個產業(yè)的突破。
在7月22日上午重慶市上半年經濟數據發(fā)布會現場,一位重慶市政府部門的領導說了一句話:“如今,全球每三臺筆記本電腦有一臺來自重慶制造?!毙蜗蟮卣f明了重慶GDP背后的實實在在的產業(yè)支撐。
作為工業(yè)重鎮(zhèn),汽車和電子制造兩大產業(yè)占了重慶工業(yè)的半壁河山,在上半年表現亮眼,產值分別增長19%和12.2%。
電子產業(yè)當之無愧成為重慶的支柱性產業(yè),上半年重慶生產筆記本電腦2588.4萬臺,手機、顯示器產量分別增長64.3%、49.9%。
重慶2014年已躍升為中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2015年上半年,重慶汽車制造業(yè)生產汽車155.5萬輛,增長21.9%,汽車產量增幅高于全國19.3個百分點,全國銷量前10名的轎車和SUV,重慶占據5席。中國8輛汽車中有1輛是“重慶產”。
“這兩大產業(yè)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增長仍然比較好。”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智奎說。
與此同時,重慶正在培育十大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成為新的支柱產業(yè),包括集成電路、液晶面板、物聯網、機器人、石墨烯和納米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車、頁巖氣、MDI一體化、生物醫(yī)藥、環(huán)保裝備。張智奎透露,上半年重慶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開始發(fā)力,液晶顯示屏、集成電路、頁巖氣等產量成倍增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啟動PPP大餐推動基建投資高速發(fā)展
GDP高速增長,與去年以來基礎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關系密切。去年重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18%,今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98.92億元,增速達到了17.5%。“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通過PPP引入了各類社會資本?!敝貞c市市長黃奇帆在7月27日的重慶2015年PPP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表示。
在該簽約儀式上,達成合作項目33個,投資總額約1300億元,包括3條高速公路、2條軌道交通線、一批土地整治項目,還有社會停車場、醫(yī)院、保障房等民生項目,參與合作的單位包括中國鐵建、中冶、龍湖地產(龍湖·時代天街龍湖·香醍溪岸)、香港地鐵公司等,涵蓋國企、民企和外資企業(yè)等各種類型企業(yè)。
作為在全國率先實施PPP投融資模式改革的省市之一,重慶在PPP推進上可謂“激進”,早在去年8月就推出并簽約13個合計1300多億元的合作項目。目前13個試點項目中已有9個項目開工建設。
黃奇帆介紹,到2020年,重慶市基礎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將達1.8萬億元,其中8000億元將通過PPP模式實施,平均每年PPP“蛋糕”將達1300億元。
PPP已開始在土地整治、棚改、保障房等領域實施
例如,今年5月,沙坪壩區(qū)在實施棗子堡和劉家墳地塊城市棚戶區(qū)改造的過程中,與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磁器口巴渝老街項目達成合作協議,成為重慶運用PPP模式開展土地一級整治的“吃螃蟹者”。按照協議,金融街擬投入19億元用于巴渝老街項目范圍內土地、房屋的征收與拆遷工作。
7月初,記者從重慶市南岸區(qū)國土分局獲悉,位于重慶經開區(qū)廣陽灣片區(qū)的“重慶廣陽灣國際生態(tài)智慧城土地一級整治PPP項目”招標成功,一期涉及土地2000余畝,投資規(guī)模達30億元,成為重慶土地一級整治PPP首宗公開招標并成功的項目。
另據了解,作為重慶市十大新興商務聚集區(qū)之一,釣魚嘴南部片區(qū)土地整治項目將嘗試PPP模式。
提前搶灘“一帶一路” 實現對外開放新格局
今年以來,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確定重慶為中西部對外開放和開發(fā)的高地。而實際上,重慶早已開始布局。
去年,渝新歐鐵路已開通,打通了重慶到中亞、歐洲的貨物貿易通道。今年重慶更是以果園港等四大樞紐港口為重點加快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大力發(fā)展鐵公水空多式聯運,圍繞“三個三合一”平臺不斷完善開放平臺功能,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加快健全口岸功能體系等,使得重慶與沿海、沿江地區(qū)及周邊地區(qū)的合作越發(fā)密切。
據重慶市外經貿委主任徐強介紹,連續(xù)四年,重慶引進外資每年超過100億美元。如今,這一數值已超過950億美元。今年1~5月,在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的情況下,重慶進出口總值22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