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5小時,15公里,海拔2600米
“沒有觀過世界,哪來的世界觀”,同樣,沒有親自踏勘,哪來的好創(chuàng)意!
4月12日,受重慶大巴山旅游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的邀請,浩豐規(guī)劃設計集團副總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院院長曾玲女士帶領專業(yè)團隊驅車前往黃安壩,深入進行現場踏勘。
公路蜿蜒而行,沿溪逆行而上,在明媚的春光下,大家來到這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用最原始的方式與大自然進行最親近的接觸。
山巒起伏像座座蒙古包,天上白云悠悠,地上牛羊點點,仿佛置身于內蒙古大草原上,草場四周林海蒼茫,群峰竟秀。春天,萬物復蘇的自然力量,正悄無聲息卻又不容撼動地改變這個世界。
▲歷史上首次徒步穿越大巴山自然保護無人區(qū)
為了給委托方一個滿意的方案,我們背起行囊,徒步5小時,15公里,穿越海拔2600米的大巴山自然保護無人區(qū),與黃安壩來了一次親密接觸。由此,浩豐規(guī)劃設計集團也成為了第一家成功徒步穿越大巴山自然保護無人區(qū)的公司。
穿行于峰巒幽谷,跌宕于林海蒼翠,黛綠的山川阡陌刺激著大家渴慕的神經。在這次踏勘過程中,越向前行,越能感受到大山的豪邁,感受到黃安壩的魅力。這里是山的自然國度,水的流韻世界,植物生長的理想天堂,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秘境。
用不一樣的視角,賦予黃安壩更多樣的姿態(tài)
如何更好地與整個項目對話?
如何更好地突出這里的特色?
如何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我們帶著這些思考前去,想通過此次踏勘,用不一樣的視角,賦予這里更多樣的姿態(tài)。在接下來的規(guī)劃中,我們不僅想更多地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展現對場地和生命的尊重,更要結合原始地貌的生態(tài)資源傳達一種現代、休閑的體驗。
▲踏勘途中獨特的風景線
差異化的旅游地,能成為更吸引人駐足的所在
旅游經濟是創(chuàng)意經濟,只有被賦予時代和旅游者需要的意義,才能有生命力、競爭力、吸引力。在創(chuàng)意經濟時代,最有價值的就是無形的、變動性極大的創(chuàng)意,最重要的資本也是創(chuàng)意資本。因此差異化的旅游目的地,才能成為更吸引人駐足的所在。
在此次踏勘中,那些光與影,那些讓人觸動的色彩,那些存留的瞬間,不僅為我們之后的規(guī)劃提供了方向,也在某個特別的時候讓彼此的回憶更具珍貴。
▲黃安壩最美的瞬間
?